中国第一天团,在非洲又火了!
最近这个第一天团
又让咱们骄傲了一把
他们就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
“向右——看”
“一二一——”
不久前
非洲卢旺达举办的大规模阅兵式上
竟然看到黑皮肤的卢旺达军人
清晰地喊着中文口号
👇👇👇
不仅口号一样
就连整齐程度也堪比中国仪仗队
有力的正步
整齐的方阵
统一的动作
网友说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
中国的军人训练太辛苦晒黑了
也不怪网友吃惊
毕竟之前我们看过的
非洲国家阅兵仪仗队是这样的
👇👇👇
其实
他们进步这么大
都是因为请到了好老师
——中国三军仪仗队
4月 为准备国家大阅兵
卢旺达邀请中国仪仗队进行指导
经过3个月的训练
卢旺达仪仗队从最初的西式进行式
统一更改成了中国模式
中国军人用另一种方式走出了国门
来了一次完美的「文化输出」
这得益于多年来
每一次国外阅兵式的0失误亮相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年
中国三军仪仗队
在国外走出的「中国风采」
受邀参加俄罗斯阅兵时
整齐的步伐震撼了路边的国外市民
参加墨西哥阅兵
三军仪仗队一出现掌声雷动
↓↓↓
这些视频下
很多留言说
太燃了!
太给中国人长脸了!
一次亮相 一次长脸背后
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苦」
没有人天生就会踢有力的正步
也没有人不需要训练就能整齐划一
三军仪仗队的训练非常严苛
几乎每一个动作都有硬标准
首先是「站」
手贴裤缝
我们参加过军训都知道
但他们要怎么贴呢
手和裤子间放一张薄薄的布
不能掉下来
他们能练到汗从指间留下来
为了站得标准
腰间插上木制的十字架
头顶砖块 领口别上大头针
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
「走」也有严格的标准
最优秀的仪仗兵能练成什么样呢
蒙着眼睛走一条窄道
两边摆满瓶子
他能仅凭感觉到达终点
并且不踢倒一个瓶子
怎么才能完成这样精准的步伐
只有练
一步的步长精确到厘米
然后开始一遍遍苦练
平时训练时 身前拉一条线
摆臂的幅度 踢腿的幅度
都不能有半点差错
为了训练肌肉产生记忆
每天他们至少踢25000多个正步
为了更有力量
他们会在手上、腿上绑上沙袋训练
他们训练的汗水
是用盆接的
这是挑战体力极限
还要挑战生理极限
正常情况下
人15秒~20秒就会忍不住眨眼
但是我们的仪仗兵们
可以做到30秒或者更长时间不眨眼
无论是汗水流进眼睛
还是迎着刺眼的眼光
永远会以最好的状态出现在大家面前
或许很多人不了解时
以为仪仗兵是个光鲜亮丽的事业
以为仪仗兵就是
选一些「好看」的人去走一走
只是走路而已 能有多苦
但大多数人不知道是
他们默默受了多少伤
「别影响了其他战士情绪」
「别让我家里人知道」
这是他们最常说的话
军刀礼是迎宾礼节中的最高礼节
1.65公斤的指挥刀
需要在8秒内连续完成7个动作
全凭右手腕力支撑
握刀、拔刀、立刀、托刀、撇刀、举刀、刀入鞘
我们看到的是帅气果敢的军刀礼
没看到的是他们手上磨出的水泡,受的伤
三军仪仗队的中队长张洪杰
作为擎旗手执行过多次任务了
对于受伤 对于忍耐 对于完美
他都习以为常
为了能更好的扛起旗帜
他要求自己
扛着军旗三倍重量的副杆训练
他说
「要走的稳一些
才对得起这面旗帜」
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有多严苛
张洪杰会对队友说:
我们的喘气也要非常匀速
每天训练完成
他才偷偷去医务室治疗
原来上一次执行阅兵任务时
因为场地原因 他不慎受伤
造成了前交叉韧带撕裂
这些天 一直是忍着疼训练
怕影响其他战士的情绪
他从没对任何人说过
受了多少苦 流了多少汗
他们早就学会了自己承担
第一次担任大型阅兵护旗手时
张洪杰的母亲甚至不知道
自己的儿子会不会出现 会出现在哪里
只能在家中
守着电视直播 寻找儿子的身影
而那时 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回过家了
为了大家
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小家
不管在哪里
不管面对什么困难
他们心中想得都是
「我们代表中国」
心酸的是
在掌声和狂欢过后
很多人渐渐淡忘他们
甚至有人在关于三军仪仗队的视频
评论中说
“这不就是花架子”
面对这些误解
没有解释
只有一次次更震撼的脚步声
更利落的动作
无论是否有掌声
是否被瞩目
他们依旧安静努力着
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典范
他们看似只是踏着平凡的步伐
却承担着彰显祖国国力的重任
向中国第一天团致敬
-End-
请点击
来源 | 微信号“视觉志”(ID:iiidaily)
用文字记录生活 用照片描绘人生
本文校审 | 宋建申 责任编辑 | 武智勇
图文编辑 | 冷东 (哈尔滨商业大学)